夫妻一方擅自将共同财产赠与他人的法律效力问题

2020-10-02 23:51上一篇:当事人否认存在项目章的情况下如何认定买卖合同的相对方 |下一篇:夫妻一方擅自将共同财产赠与他人的法律效力问题


夫妻一方擅自将共同财产赠与他人的法律效力问题





【基本案情】
 
       刘某新与吴某荣为夫妻关系。2016年3月,刘某新与李某认识后, 刘某新共计向李某赠与3625079元。吴某荣知晓此事后,于2017年10月诉至一审法

院,要求法院判令刘某新向李某赠与财产的行为无效,要求李某返还3625079元赠款。李某辩称该款是用于与刘某新合伙投资经营,但并未提供证据证明。





【案件焦点】
 
       夫妻一方擅自将共同财产赠与他人的行为是否有效。
 




【法院裁判要旨】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的焦点是第三人刘某新向被告李某转款3625079元的行为是否属于赠与行为,该赠与行为是否合法有

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的规 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本案第三人

刘某新将其账户内的3625079元转给被告李某,之后被告李某并未将上述3625079元再转给第三人刘某新,视为被告李某接受了第三人刘某新的赠与,被告

辩称该款部分用于与第三人合伙投资经营,部分取出现金返还给第三人刘某新,部分系第三人刘某新购买合伙经营的产品及作银行流水所用,但并未提供相

应有效的证据证明这一说法,应承担对其不利的后果。因此,第三人刘某新给被告李某转款的行为应认定为赠与行为;涉案款项支付发生在原告与第三人夫

妻存续期间,原告同意与第三人共同承担涉案债务,应视为夫妻共同财 产。本案第三人刘某新陆续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将夫妻共同共有财产3625079元,自行

转给被告李某的行为,显然不是为了日常生活需要, 且未取得原告的同意,也未经原告追认,李某系无偿取得,故第三人刘某新赠与给被告李某3625079元

的行为无效,被告李某应当将接受第三人刘某新赠与的3625079元返还给原告吴某荣。
 


       李某不服原审判决,提起上诉。山东省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十七条规定:“婚姻法第十七条关于‘夫或妻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的规定,应当理解为:(一)夫或妻在
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

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平

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本案中第三人赠与上诉人大

额财产,显然不是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其未经其妻子吴某荣即被上诉人的同意,即赠与上诉人大额钱款,显然侵犯了被上诉人的财

产权益,该赠与行为应认定为无效。
 



       另外,夫妻共同财产是基于法律的规定,因夫妻关系的存在而产生的。在夫妻双方未选择其他财产制的情形下,夫妻对共同财产形成共同共有的一般原

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应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夫妻对全部共同财产不分份额地享有所有权,夫妻双方无法对共同财产划分个人份

额,在没有重大理由时也无权在共有期间请求分割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并不意味着夫妻各自对共同财产享有一半的处分权。只有

在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才可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确定各自份额。因此夫妻一方擅自将共同财产赠与他人的行为应为全部无效,一审法院认定第三人向上

诉人转款的行为无效并无不当。山东省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七十五条之规定,判

决: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后语】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出现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1.刘某新和李
某婚外同居有违公序良俗,但该行为的无效并不能等同于赠与无效,对刘某新向李某

的赠与行为应依合同法的规定单独判断。而刘某新对李某的赠与行为已完成,故该赠与行为不应予以撤销。2.刘某新的赠与并不必然侵犯吴某荣的夫妻共有

财产权。虽然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共有,但刘某新作为夫妻一方应享有独立处分权。而且即使刘某新侵犯了吴某荣的夫妻共有财

产权,也应由刘某新对吴某荣承担责任,而不应由李某承担责任。3.刘某新与李某婚外同居,虽双方均有过错,但刘某新应属主要过错方。如果判令李某将

刘某新赠与的财产返还,不能体现对刘某新作为主要过错一方的惩罚。
 


       第二种观点认为:1.刘某新赠与李某的钱财均系刘某新与吴某荣的夫妻共同财产,刘某新未征得吴某荣的同意即将财产赠与李某,侵犯了吴某荣的财产

权。2.刘某新基于与李某之间存在的不正当婚外同居关系而赠与李某涉案款项,该行为违反了公序良俗的法律原则,依法无效。3.李某取得的3625079元并

非善意取得,而刘某新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在未与其妻吴某荣协商一致的情形下,擅自赠与他人,应认定无效。4. 从良好的社会导向考虑,亦应当认定刘某

新在未与吴某荣协商一致的情形下、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基于不正当婚外同居关系向李某无偿赠与的擅自处分行为无效。
 

       本案是典型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婚外同居发生的赠与纠纷,处理时应从法律、情理与当事人之利益平衡方面综合考虑。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三条规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刘某新在已有配偶的情况下与李某婚外同居,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禁止性规定,其与李某的

同居关系属于违法关系。
 

       其二,夫妻共同财产是基于法律的规定,因夫妻关系的存在而产生的。在夫妻双方未选择其他财产制的情形下,夫妻对共同财产形成共同
共有,而非按

份共有。根据共同共有的一般原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 间,夫妻共同财产应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夫妻对全部共同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所有权,

夫妻双方无法对共同财产划分个人份额,在没有重大理由时也无权于共有期间请求分割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并不意味着夫妻各自

对共同财产享有一半的处分 权。只有在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才可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确定各自份额。因此夫妻一方擅自将共同财产赠与他人的行为应

当全部无效,而非部分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七条规定:“婚姻法第十七条关于‘夫或妻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

平等的处理权’的规定,应当理解为:(一)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

定。(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

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本案中刘某新赠与李某大额财产,显然不是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其未经

妻子吴某荣同意的赠与,侵犯了吴某荣的财产权益,该赠与行为应认定为无效;李某明知刘某新有配偶而与其婚外同居并接受大额财产的赠与,显然也不能

视为善意第三人。
 


        有观点认为,实际生活中一方不知道对方有配偶而“被小三”的情况也不鲜见,此种情况应区别处理,对“被小三”一方的利益该保护也得保护。对此,笔

者不赞同这种观点,审判实践中对方是否属于“被小三”的事实,认定难度比较大。另外,感情问题不是商业行为,有付出未必定有收获,在当事人双方均为

成年人的情况下,其应当明确预知自己行为
的法律后果。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夫妻一方擅自赠与婚外情人大额财产,是否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四条“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形。从辞典的解释来看,“转移”一词是指改换位置,从一方移到另一

方;另外还有“改变”之意。笔者认为,一方擅自赠与婚外情人大额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与“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概念有重合之处,应当认定属于《最高人民

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情 形,即构成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重大理由”,另一方可以要求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分

割夫妻共同财产。
 
                                                                                                                                                                                                                            编写人:山东省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群
                                                                                                                                                                                                     上述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国法院2020年度案例